【理事风采】返乡创业 带领乡亲鼓起钱袋子

导读:本文转载自2021年1月12日《学习强国》平台对联盟理事张培总经理的报道。


走进宿州市灵璧县浩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培告诉记者自小家境贫寒,父母做生意失利负债,去浙江温州打工还账。张培15岁辍学后也跟随父母在温州打工,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从小摊贩成长为饭店老板,生活富足。张培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看到村里有困难的乡亲总是给这家300元,那家500元,时间长了他感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回家创业,带动全村共同致富。说起容易做起难,他深知农村的条件差,而且收入微薄,如何能致富?首先他说服了父母,2013年正月初八卖掉了在温州年收入近30万元的小饭店。回到故土后,一次到泗县走亲戚在果蔬大棚摘了几个西红柿,一吃口感特别好,亲戚说这是新品种“沙瓤”西红柿,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听到这,张培想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根植于土地回报家乡。

说干就干,刚开始缺少资金和技术,建不起棚,他先租了几个大棚试种沙瓤西红柿,积极参加市县各级组织的技能培训。一开始张培就给自己定位,要专一和专注把产品做精,首先要把农产品安全食用级别做高一点,品质好,产品才有市场,要像“工匠”一样用心去钻研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

图片关键词

“那时候每天在棚里面工作10个小时以上,腰直不起来就跪在地上往前爬。”张培回忆道,“白天干活,晚上还要从网络、书籍和亲朋好友等多个渠道学习种植知识。”很快,“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当年西红柿大丰收,卖上了好价钱。他尝试种植葡萄、玉米、豇豆、草莓等多个品种,经过七、八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加上国家扶贫攻坚的好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由原来租赁大棚到现已扩展两个基地,占地300多亩,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27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年销售额1200多万元。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吸纳扶贫小额信贷、棚内务工、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带动120多户附近贫困户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增收一万余元,发给贫困户工资和入股分红300多万元。

图片关键词

目前浩园果蔬成功注册“虞浩园”商标,并取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2017年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2020年被灵璧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十佳特优农产品,2020年10月被评为国家扶贫农产品。下一步,浩园果蔬将继续提升产品品质,申请农产品有机认证、欧盟认证,完善贮藏保鲜,分拣分级。同时张培告诉记者也希望更多的返乡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加入进来共同致富。



本站基于 MetInfo 7.1.0 搭建 ©2008-2024

首页
走进联盟
联盟动态
成员展示
劳动教育
农业培训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