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lxit
【智农分享】这届农博会有看点,聚焦数字农业!
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还有在8月18日拉开了帷幕,本届展会重点聚焦数字技术如何以远超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中国传统农业。主办方将农博会主题定为“发展数字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时下的中国,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应用已很广泛。从电商下乡到网红经济,从农产品育种到三产融合,都与数字技术息息相关。而在农博会智能温室展馆内,新增了“奋进新征程”和“建设新吉林”两大主题展厅。

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农业元素和创意农业方式进行展现,通过扦插、雕刻、绘画等制作50余组景观小品和场景化体验,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为背景,充分展现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展馆里的假山都是用新鲜的生姜摆放而成,植被覆盖用各色植物拼凑组成,很多造型都是用五谷杂粮贴上的,很多游客都说这里特别有创意。”展厅负责人王伟介绍,今年展厅将展示近十年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成就。同时还将增设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展示区及红色精神图片展。

以“建设新吉林、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运用现场种植和景观造型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扦插、雕刻、绘画等制作 30 余组景观小品,充分展现吉林人民奋力书写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篇章,绘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宏伟蓝图。在这里,一汽、中车长客、黄金玉米带、吉林大米、黑土地、吉林雾凇、鹿、人参、木耳、吉林一号卫星等成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只是展厅内容的一部分。“今年我们适时调整增加了吉林农业十大产业、冬奥会中的吉林元素、一主六双、航空英雄等10项左右的相关内容。”吉林主题展馆负责人曲嘉说,为了更好地和展示内容相契合,展厅内植物都会设计相应的图案进行种植。“今年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我们减少了假山的造型,减少了生姜的数量,增加了泡沫制作的山体,然后抹上仿生水泥,可以增加更多创意元素。”曲嘉介绍说,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示,来给游客展示咱们吉林现阶段的发展成就,了解吉林农业十大产业的相关内容,宣传推介国家乡村振兴相关精神与政策。无土栽培展示区,翠绿的油菜、生菜排排“坐”,颗颗油菜张开叶片,享受着阳光。穿过吊篮“门帘”,多种蔬菜在爬架上悠闲地生长着,两侧芹菜伪装成“绿植”,肆意地伸展着自己的枝叶,仿佛在与过往的游客打招呼。路过绿油油的白菜,阵阵清香隔着口罩都能隐约闻到,且卖相好看,大小均匀。 规模化无土栽培展示区占地3200平方米,采取立体平板、立体管道、浮板种植、潮汐灌溉等多种栽培方式,展现规模化无土栽培技术新成果,全面展示示范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叶菜模式。生态芽菜及生菜苗菜机展示了芽苗菜全自动生产技术。展示区内种植生菜、白菜、油菜、香菜、芹菜等叶类菜品种13个。 这个展示区使用的水培蔬菜生产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可复制性。生产的蔬菜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品相好,附加值高,对蔬菜生产企业及农民种植水培蔬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蔬菜上方悬挂着“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以及“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了这两个认证,种植的蔬菜就有了出口全球的资质。卖相“可爱”、长势喜人的蔬菜原来大有来头。走进农博会鲜切花展区,两排大字映入眼帘:万紫千红花不谢,花开四季处处春,随之而来的是一股置身于花海中的阵阵幽香。本届农博会切花展示区展示面积达6400平方米,引进种植了彩星花、草海桐和超级一串红等 80 多个新优花卉品种,着重展示主流鲜切花品种的种植模式和技术。并采用“花艺+园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园艺设计的基础上,将花艺的相关设计大量应用其中。布置了大型景观 4 处,中小型景观小品 10 余处,尤其重视空间色彩渲染效果,力争实现让游客从‘观画人’到‘画中人’的角色转换体验。
换招式、控花期、迎游客。为了延长鲜切花的花期,尽量让市民看到更多新鲜、盛放、娇艳的鲜切花,展区也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鲜切花的花期。小编注意到,鲜切花展示区内一些花卉的栽培区,上方安装了支架,并用黑色的遮光布予以遮挡。


原来,这是工作人员采用遮光技术,进行物理降温,“对于一些花卉,遮住一定比例的光,才能长得更茂盛”。王杨说,这将会根据各种花卉的生长期,通过控温、剪枝、控肥的方式来控制花期,保证它们在展会期间开放。漫步在园区中,百合、月季、鹤望兰等世界知名鲜切花品种开得正艳,各色盆栽花卉、景观花卉更是数不胜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