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耕读百年、奋进一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揭牌“亚夫新农人学院”、成立“神农学院联盟”、启动“校区+园区”融合发展项目……在12日上午举行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学院高质量发展项目的发布,彰显出这座百年高校在三农事业上担当与作为。
“镇江农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一批富民强村产业,涌现了一批新农人典型,这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培养培育密不可分。”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致欢迎辞时说,作为属地党委政府,镇江将继续关心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通过务实的举措和有力的保障,助力农林学院建设师生乐学乐教的美好家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新时代新农人,是农业职业院校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优势所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潘永圣在作《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校百年事业发展报告》时介绍,学院探索形成“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定制村干”培育工程,培育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华梦丽、全国人大代表唐利军、全国“创新创业英才”奖获得者吴中平等一批优秀的新农人。
大会现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杰出校友、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魏巧,共同为“亚夫新农人学院”揭牌。“亚夫新农人学院”为省农业农村厅、镇江市委组织部、句容市委组织部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着力培养“新农干”“新农创”“新农匠”和“新农服”四类拔尖创新型农业农村人才,探索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其中,“新农干”是指通过持续优化“定制村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乡村基层村干领头雁”;“新农创”是指重点关注有创业意愿的学子,造就一批会经营、善管理、懂创业的“乡村基层致富带头人”;“新农匠”是指通过完善技能大赛梯级选拔机制,培养一批高技能乡村工匠;“新农服”是指依托“亚夫乡村振兴服务团”,锻造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职教师资队伍。共建单位将聚焦资源共享、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跟踪反馈,构建保障机制,打造新农人培养的江苏样板。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华越、隆平高科等农业企业分别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共建了神农学院,注册覆盖40多个国家。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农业企业海外发展,大会现场,神农学院联盟成立并发布神农学院联盟倡议,共同打造农业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
100年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上海三育大学选址句容桥头建校。从此,校地双方谱写了一曲曲通力合作、融合发展的绚丽华章。大会现场,“校区+园区”融合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揭牌,为校地合作谱写新的篇章。
“弦歌不辍一世纪,接续奋斗一百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简祖平说,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新的百年,该学院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三农沃土,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做出农林人的新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写好农林人的新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 通讯员 王海莉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