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农分享】油管700万播放的日本草莓农场,精细化程度如此之高!这套流程值得学习
Aglis草莓农场位于日本福冈县八女市,是日本最大的草莓采摘农场,占地面积15亩。
草莓高架栽培方式
草莓生产采用专用的高架草莓栽培方式,结构形式为品字型,采用当地的火山土为原料的混合基质,草莓种植品种为红颜等多个当地研究的新品种,草莓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草莓产量每亩能达到3-4吨。
Aglis公司草莓生产能达到较高产量主要是因为生产者拥有丰富的草莓生产管理经验,部分种植者已有30年的种植管理经验,在草莓基质配方、水肥管理、温湿度管理、授粉以及病虫害管理方法都有符合当地环境气候与生产方式的成熟技术与措施,因此Aglis公司生产的草莓产量与品质都要高于其它地方。
在福冈与阿苏地区,草莓生产农户亩产值能达到30-60万人民币,主要得益于较高的草莓产量、草莓严格的分级制度与较好的市场价格,如Aglis公司草莓分级级别多达35种,保证上市的草莓都处于优良的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
Aglis草莓温室内部
配套的草莓种苗繁育温室
不同草莓品种有不同的种苗繁育方式。
进入工作车间之间需要穿戴工作服。车间里的工人也是全副武装,非常整洁。
在车间里,有人工进行挑选,将草莓分级包装。
它把所有从农民手里收来的草莓预先进入5℃的冷库预冷。预冷时间一般不超过10小时。
最让吃惊的是,草莓被分成了35个等级。
日本福冈草莓协会制定的甜王分级标准
预冷处理后,再按照这张标识这“S、L、2L”的分级表进行分级包装。
这是根据福冈县的甜王草莓协会来制定的,将草莓根据大小、果型、着色等情况分成了35个级别。
EX果型标准
表上分选的标准是三个,标准的高低自上而下分布。
最好的“EX”果型标准里又分成9个小标准,不太好的果型(“G”型)分26个标准。
G果型标准
最底下的就是畸形果了,规格外的标准不允许售卖。
整个福冈县的甜王草莓都是统一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
1000日元的市场价里,包装成本占10日元
这个包装成本主要是保鲜盒+保鲜膜,占整的销售价格的1%。
这个企业里的包装盒规格是按照个数来分的,一般个数越少,个头越大。
500g和270g分装的包装盒
从这里包装出去最好和最末等的草莓,市场价要相差三倍。
这样消费者也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购买。
除了分级包装,草莓包装膜上还要标注详细的“身份”信息:高架栽培(“立体栽培”)、产地、基地名。
相比露地草莓,日本消费者更认可高架栽培的草莓品质,如果这么写明,他们购买的欲望也更高。
而且这个包装薄膜也不是一般的保鲜膜,是专门用作草莓包装的不仅透明度很高,关键不上霜。
因为在日本冷链物流运作下的草莓,如果薄膜表面起霜,放在超市里售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消费者看都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能将草莓做得如此成功?
1、研发有竞争力的本地品种
日本草莓界中的顶级流量叫做“红颜”,诞生于2002年,果实鲜红诱人,酸甜度刚刚好,而且果肉比较结实,适合远距离运输和储存。
章姬是1992年诞生的老品种,培育者是一位叫做萩原章弘的女士,因此草莓的名字就叫章姫。章姬是我们常说的奶油草莓,果实比较细长,果肉粉白色,味道香甜,带有奶油一样的香气。果肉比较柔软,不适宜长途运输,当场采食的口感特别好。
除了红颜、章姬之外,在日本草莓中幸香、女峰、枥乙女、丰香、甜王、淡雪、弥生姬等都是从几百个品种中脱颖而出的,这些品种不光名字好听,味道也是极好的。
这些熟悉的日本草莓品种,很多已被引进我国进行杂交培育,融合了日本和本土双方的优点。我国草莓的主要产地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四川、安徽、新疆、北京等地区也有较快发展,产地多、产量大。
在品种上,我国的第一大品种就是红颜,其次是甜查理,然后就是丰香、章姬、幸香等。除了甜查理,其它都是日本品种。可以看出,日本的草莓品种对我国的影响有多深远。
知名产区辽宁丹东的东港,其九九草莓,品种来自日本。1999年被引入东港,很快发展壮大,一步步成为当地的名片。目前全国供应的章姬草莓,绝大部分来自于山东济南,也是由东港市在1996年引进的日本品种。
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面积保持持续增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得到推广和普及,涌现出许多知名的草莓产区,有效地带动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但与日本著名的红颜、章姬、幸香、丰香等相比,我们还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种。
今天,中国很多农产品市场都严重同质化,只有高质量、有特色的产品才有可能受到市场青睐。特色品种和产业,对于农产品品牌来讲,是市场竞争的起点也是边界,是创立品牌的源头,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如果没有特色品种和产业,就没有未来。
我国草莓研究起步晚,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在产区还未成为主栽品种。想要超过这些日本品种,还需要很多人力、财力、时间的投入。
2、开设“草莓专业”培养人才
栃木县是日本草莓的著名产地之一,也是日本草莓生产大县,连续51年稳居日本第一。可是,近年来,草莓种植接班人的缺乏却成为了该县的一大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位于栃木县宇都宫市的栃木县农业大学才决定,于2021年4月开设以草莓种植为核心的“草莓专业”。
据介绍,新专业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加高级的技术,会安排学生在运用高技术种植草莓的农家进行实践,以期培养出未来的高技术草莓种植专家。
栃木县政府预计会拨款670万日元用于新专业的开设,具体的资金用途大概会是在课程开设、校内设施修建以及新学科宣传等方面。栃木县农政部表示,“开设与我县主要农产品相关的草莓专业,主要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草莓种植中来”。
3、三产融合,多种商业模式促销费
日本的六产融合非常成熟,一二三产业在整个产业链条里相互依存、相互激励,尤其是日本二三产业围绕着农业建设内容,农业是整个六产里面最重要的产业。
比如,日本千叶县的草莓园不仅仅是一个种植园而是以草莓为主的产业园,内部含有采摘区、购物区、休闲区等完整的商业或产业体系。
鲜食。在日本很多人性化的草莓园里,草莓不是种在地面而是挂在大棚架子上,不但省去了弯腰的辛劳,也干净到可以直接食用。每人只需要缴费2000日元左右,就可以放开肚子吃,但不能带走。
采摘体验。体验模式是日本草莓种植园玩得最好的模式。日本草莓种植园不仅仅能满足人们吃草莓,还满足于草莓场景和互动,类似与草莓合照,学习草莓知识、文化,草莓美食制作等等,经营者借助体验模式促进用户消费。
旅游模式。把草莓采摘当做旅游线路的一个环节,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日本东京旅游局就推出过多条采摘旅游线路,有的不但可以欣赏富士山的风景,还可以参与草莓采摘和试吃等活动,还有一条旅游线路是日本千叶县鸭川海洋乐园+草莓采摘一日游,特别适合亲子旅游。
草莓礼品。由于稀少,水果在日本成了最好的礼品选择对象,日本的水果从生下来的定位就和中国的水果有一定的区别,大部分是为了送礼而不是平常的食用。
高售价的背后是高品质好体验,一个草莓采摘园,就将农业科技、生态环境、旅游观光等结合到了一块,这种模式是可复制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