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lxit

【联盟动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三新”书写乡村振兴精彩篇章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3年第23期


导语

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国人民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共青团建设和青年工作,不断把准青年工作的正确方向,用“量身定制”的政策鼓励青年到基层大展拳脚,呈现出政策友好、环境有利、团组织大力实施、青年获得感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

在团中央书记处的指导下,2023年第23期,《中国共青团》杂志社联合团江苏省委共同推出专栏《江苏:让青春之花绽放基层——环境篇》,介绍江苏省社区、乡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产业园区等为吸引青年扎根基层、助其成长所开展的各项服务。本期推出以“三新”书写乡村振兴精彩篇章,介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探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今年100岁了。历史上,这所学校多次改名,但校名里始终保留着一个“农”字,“三农”情怀绵绵不断,先后培养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全国道德模范糜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华梦丽等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中唯一的农业职业院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新农干”、鼓励“新农创”、培养“新农匠”,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书写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造新农干,培养定制人才

2023年9月22日,曹辉亮相央视一套播出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他曾就读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定制村干”班。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年轻有为的村干部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陈兵告诉记者,2017年,受省委组织部委托,校政双方实施“定制村干培育工程”,每年从全省约20个县(市)高考毕业生中录取,单独开设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定制班,开辟“业岗融合、课岗适配、农学结合、分类施策”的农科教融通的人才定制培养路径。学生毕业后,由当地政府统一调配至本县相关村(社区)工作,最低服务年限8年。截至目前,学院面向全省54个县(市)开展定制村干培养,累计招生1437人。
今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完成的《政校村联通、农科教融通、职前后贯通:乡村农科人才定制培养的江苏模式》项目获评一等奖。

图片关键词

鼓励新农创,搭建双创平台

镇江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同学们经常调研的地方。学长郁宝锋把握数字化转型蕴藏的机遇、打造独具特色“5G智慧蘑菇工厂”的经历很吸引大家。
郁宝锋是该校2010届毕业生,凭借在学院食用菌创业社团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精神,经过3年的努力打拼成立了句容润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将合作社打造成为江苏省省级示范社。
长期以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2003年之前,学院推行工学结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农业生产与销售,销售款一半归学生所有。2004—2012年,学院推行农学合一,鼓励学生组建团队承包土地,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学生。2013年,学院启动“新禾计划”,依托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基地,为学生提供零投入、后结算的拎包经营模式。学生免费获得农资和土地,自行经营并根据农产品收益情况与学院结算相关费用。该计划实施以来,已培养出以华梦丽为代表的200余名农业创业者。

图片关键词


培养新农匠,助力农业升级

“以前一亩地人工喷药需要20分钟,无人机合计下来一亩地不到1分钟,效率真高!”句容市下蜀镇亭子村,农户徐宜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一幕发生在今年暑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无人机惠农飞防队”奔赴句容的田间地头,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农药喷洒作业,半小时左右就完成了30亩玉米地的喷药工作。周围群众称赞道:“这群学生真能吃苦,干起农活来比我们农民还地道。”

图片关键词


近年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科技助农”小分队为当地农户开展耕、种、管、收、培累计12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写得了论文、下得了田地、帮得了农户”的高素质“新农匠”。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从事农业、扎根农村的青年,有技术,有情怀,虽然面朝黄土,但依旧能仰望星空。”陈兵对乡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站基于 MetInfo 7.1.0 搭建 ©2008-2024

首页
走进联盟
联盟动态
成员展示
劳动教育
农业培训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