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lxit

【智农分享】新农人如何成为“兴”农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交汇点讯 培育新农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长期的工程。6月27日,作为省社科联“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活动之一,江苏省农村经济学会在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举办以“新时代·新农人”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农业农村问题研究专家,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总结江苏新农人培育的成绩和经验,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图片关键词


“新农人具有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他们不一定居住在农村,但一定以在农业产业链上的经营活动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看来,新农人不一定是完全的体力劳动者,但一定有知识、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应用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管理方式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农业、对农民、对农村具有特殊的情感。“要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外部引进和本地发现并举,学校教育、技能教育、实践锻炼并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并重。”

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陆华良指出,虽然从全国层面看,新农人队伍越来越壮大,形成了“头雁领飞、雁阵高飞”的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突破的瓶颈,包括新农人培育质量尤其是专业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培训模式有待创新、经费有待增加,高校在新农人培育赋能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社会对新农人的认可度还有待加强等。“要加强精准培育,针对技术型新农人、营销型新农人、管理型新农人分类施策,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增强服务供给,打造信息平台、助农资源智库平台、校地远程协同育人平台。此外,还要强化政策支撑,完善新农人扶持政策综合体系,适当提高引进补贴、加大贷款扶持力度,为新农人融资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统筹推进机制,形成推进合力。”

2023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亚夫新农人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永圣介绍,该校从四个路径提升新农人培育质效:培养新农干,主要着眼于乡村基层治理人才,与政府部门深度合作,适当加强待遇,增加后续培育,防止人才流失;育强新农创,主要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优秀学生或“农二代”专门成立新农创班,有别通识教育,增配创业导师;打造新农匠,主要是指农业产业技能人才或农村非遗传人等,通过各种农业农村技能大赛进行技术锻炼,扩大展示力度;拓展新农服,组织亚夫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服务与合作。

扬州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金海提出,新农人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加快培育新农人,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从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实施精准化和个性化在职培训、吸引农民工和城市资本所有者等返乡下乡、强化财政和金融保险的政策支持等方面推进。

省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新农学院院长季国军分享了新农学院在新农人培育中的探索。成立五年来,新农学院建立了乡村人力资源固定观测体系和新农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设计了新农人培育课程,根据这些指标定制的培育课程避免了碎片化、流水化,受到新农人学员们的好评。

“新农人区别于传统农业从业人员之处在于经营理念新、服务手段新、组织方式新。”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宏玉介绍,南京主要从“引、培、留、用”四个方面开展新农人培育:实施补助,引进新农人。对于进入南京市各涉农区农业农村领域从事农业农村创业或就业的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进行学费全额补助;创新模式,培育新农人。2021至2023年,分别联合市委人才办、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培育了300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35岁以下有志于“三农”发展的头雁种苗;优化环境,留住新农人。加强金融服务和项目扶持,对在南京各涉农区创业,经工商登记注册后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带动10个以上农户增收的各返乡、下乡、在乡初始创业主体给予最高1万元补助;搭建平台,用好新农人。搭建双创园区、农村电商集聚区、农民创业基地等平台,为新农人创业提供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新农人要跟新农技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都必须要有新农人来实现。”省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表示,要加大新农人培育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职称评定、高素质农民资格认定,以及项目支持倾斜等,并通过宣传推介新农人干事创业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活动特别邀请两名奋斗在江苏大地的新农人代表参加交流,分享经验和畅想。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飞转型创业9年,公司由一个基地发展到五个基地,从860亩发展到5000亩。创业过程中令她感受最深的便是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很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什么没有落地,不是成果不够好,而是衔接的桥梁不顺畅。”她谈到,农业科研院所需要更密切地与企业互动、对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希望自己的企业能与高校联动,创新应用知识产权,合作打造产业集群。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宏宝介绍了由做工程转到“种大田”的心路历程,“我把女儿送到农校读书,一开始她不理解,现在她以身为一名新农人而自豪。”

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葛自强介绍,我省将从涉农直补、产业引导、能力提升、金融扶持等方面集成制定新农人支持政策清单,推动各地在相关政策上向新农人倾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新农人不同需求开展差异化、针对性培育和扶持,引导更多的新农人返乡、下乡、振乡,创业创新,联农带农。

“新农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加快培育。”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玉庆说,省农村经济学会将进一步创新交流方式,努力为包括新农人在内的全省“三农”工作者搭建培养学术思想、阐述理论观点、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着力打造高水平智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站基于 MetInfo 7.1.0 搭建 ©2008-2024

首页
走进联盟
联盟动态
成员展示
劳动教育
农业培训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