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农分享】聚焦全国教育大会,习总书记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大国领袖念兹在兹。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宏阔蓝图中,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此次大会不仅是总结了过往教育成就,更布局未来教育发展,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建成教育强国,除了明晰目标、把握规律、认清路径,还要有扎实行动。在今年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聚焦职业教育:着力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普职通融的发展格局
推动中高职衔接贯通:
打破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壁垒,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升学通道,鼓励中职学生继续深造,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和水平。
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加强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弘扬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培育。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体验工匠精神的实际内涵和价值追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聚焦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创新“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师德师风永远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此外,创新“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在规范前提下鼓励教师全面自由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更加关注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激发“双师型”教师全面发展、自主成长的意识,自觉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激发“双师型”教师在规范化制度下谋求个性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更新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增加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聚焦职业教育:赋能职教出海,以技能先行融入对外开放格局,提升中外合作“驱动力”
开放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职教出海”已经成为新时代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高质量“职教出海”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以“出海”为契机服务“走出去”企业,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职业教育需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推动职业院校“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项目。
同时,积极优化创新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的国际化工匠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聚焦职业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教育需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包容
加大职业教育扶贫力度:
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的职业教育支持力度。降低他们的入学门槛和学费负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
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适应特殊教育需求的课程资源建设无障碍学习环境等措施。确保他们平等地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职业教育必须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将思想和行动相统一,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来自“聚焦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