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AI浪潮奔涌,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精准“接招”
编者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南京市六合区,多所学校刮起“AI风”,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多种方式融入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龙虎网联合六合区教育局推出“人工智能进校园”系列报道,探索人工智能在校园能做什么、又给学生们的课堂带来哪些变化。
龙虎网讯(记者 李芳红 通讯员 朱连峰)借助VR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依托AI开展个性化精准评估、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效智能管理……走进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AI的浪潮正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近年来,六合中专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技术革新,不断丰富拓展人工智能在师生发展、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以数字化赋能学校教学模式深度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协同发展。
VR/AR赋能实训教学 打造沉浸式智慧课堂
职业教育需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实现AI工具的实践应用与专业课程的理论指导的深度融合,成为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题中之义。在六合中专,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学新模式,将先进的VR、AR、MR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验中心、智慧农业实训体验中心、机电实训体验中心等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可触可感的实操场景,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验中心,学校引入VR/AR技术,模拟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环境、传感器调试和故障诊断等关键场景。在这里,学生可借助VR设备,亲身体验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正常路况中乃至不同极端天气的复杂环境下的运行情况。六合中专教师朱连峰介绍,实训中心还配备了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支持“感知-决策-控制”算法的虚拟验证,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训项目,例如数字化营销、汽车动力电池的拆装、驱动电机总成的拆装、汽车冷却系统的检修以及汽车保养等,助力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 。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朱连峰说。
与此同时,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也紧跟时代步伐。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计算机知识的传授,而是与时俱进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园里不仅能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时对其技术创新的基础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校企深度联动 培育“数字新农人”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为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六合中专携手高新技术企业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馨远”),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支点,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农业教学创新平台——“数字孪生农场教学系统”与“植物太空舱种植系统”,为农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数字孪生农场教学系统是一款集教学、科研及行业应用为一体的创新产品。据了解,该系统可有效解决现代农业教学中远程实训难、教学场景与真实场景差距大、实训内容直观性差等问题,同时全面破解了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存在的环节多难统一管理、工艺多难培训等诸多行业痛点。这种“数字孪生+实体操作”的双轨模式,破解了农业教学时空受限的难题。
六合中专农业专业负责人介绍,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与江苏中馨远双方建立了“院校主导+企业支撑+基地落地”的协同机制。六合中专依托农业专业优势,负责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标准制定;江苏中馨远则发挥技术专长,将农业生产中的智能环控、精准施肥等工艺转化为模块化实训项目。通过共建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既能掌握物联网设备运维、农业大数据分析等硬技能,又可参与“认养农业”等真实项目运营,实现从课堂到田头的无缝衔接。
多维度发力 精准提升教师AI素养
AI并非自动为教育赋能的“神奇魔杖”,而是需要教师在敏锐洞察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熟练的AI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为系统提升教师AI技术应用能力,六合中专构建了多维度的教师发展体系。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校通过“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协同教研和教学赛事。培训内容聚焦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重点包括开展AI实训工作坊,现场演示智能批改、虚拟仿真工具应用等,并定期举办AI教学沙龙,培育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团队。
在成效评估方面,学校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师数字素养的动态监测。通过全过程、全周期的教学数据采集,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精准构建教师成长“数字画像”,智能分析与诊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困惑与需求,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施训”方案。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显著提升了教师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为构建“AI+职业教育”新生态筑牢了基础。
技术赋能不是终点,而是教育创新的起点。六合中专自 2018 年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以来,全力加快数智化校园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新能源仿真实训中心1个,4个产教融合型实训平台,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个、省级4个,并荣获江苏省智慧校园、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称号。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AI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教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