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lxit
【智农分享】当番茄种植遇上“科技范儿”的新农人
你以为这是电影描绘的未来农业?不,这是三位“学霸”在描述他们在一次农业科技大赛上种番茄的场景。从他们的描述里,你是否感觉“未来已至”?
极星农业科技园建设于北京市密云区的“芬洛式”玻璃温室。受访者供图
番茄、生菜种出“科技范儿”
隔壁的育苗温室里,樱桃番茄的种苗正在育苗钢架上茁壮成长。这批樱桃番茄是温室去年刚刚引进的新品种,紫红色的外皮加上远高于普通番茄的糖度,使其在市场上极为畅销。再有一个多月,这批番茄种苗将取代温室里的生菜,成为温室新宠。
玻璃温室内,樱桃番茄在种植钢架上成串生长。受访者供图
见识到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后,徐丹就有了把这套技术带回国的想法。带着这样的希冀,徐丹放弃了申请瓦赫宁根大学的博士项目,入职当地一家番茄种植企业。两年后,他带着自己在荷兰积累的技术和人脉,回国创业,募集投资近2亿元,带回全套荷兰进口的设备和技术,这才有了如今密云这片小有规模的玻璃温室。
极星农业科技园的玻璃温室内,当季的生菜正在茁壮生长。受访者供图
种的是番茄,竞的是“黑科技”
与陈宇冲渐渐爱上农业不同,山东小伙儿朱常安从小就对农业有深厚感情。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常安(右)与同学在玻璃温室中观察番茄生长。受访者供图
“比赛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讲不是最重要的。这次比赛让我们知道,起码在设施农业这个领域,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既有实践派,又有学院派,在彼此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了许多好的想法,这些想法让我们对中国设施农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徐丹说。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选手们在实验温室中采集樱桃番茄生长的环境数据。受访者供图
设施农业之路,未来如何走?